林薇把最后一件婴儿服叠进收纳箱时,指尖被什么东西勾了下。翻开箱底的旧棉被,那个红布包正躺在那里,边角磨得发毛,上面绣的“囍“字被洗得发淡,针脚里还卡着点当年的金粉。
她捏着布包的系带,指腹抚过上面的菱形纹路——这是她妈亲手绣的,说“红布包钱,日子红火“。去年春天,就是这个布包,装着周磊家给的16.8万彩礼,被媒人王阿姨捧进家门,红得晃眼。“还没收拾完?“周磊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他刚下班,工装裤上沾着机油,手里拎着个塑料袋,“我妈给的腌黄瓜说你爱吃。“
林薇把布包塞进棉被深处,转身时撞翻了床头的相框。玻璃没碎,照片上的她穿着婚纱,周磊站在旁边,两人中间的红布包鼓鼓囊囊的,像块硌人的石头。
“咋了?“周磊弯腰捡相框,手指在照片里的红布包上点了点,“我妈今天又问了,说......说我弟订婚还差五万,能不能跟你妈......“
“不能。“林薇的声音突然发紧,像被布包的系带勒住了喉咙,“周磊,这是第三回了。“
塑料袋“啪“地掉在地上,腌黄瓜的酸气漫开来。周磊的喉结滚了滚,捡起袋子往厨房走:“我妈也是着急,那钱当年是借的......“
林薇望着他的背影,突然想起订婚那天,张桂兰拉着她的手说:“16.8万,图个一路发,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。“现在想来,那“一家人“三个字,大概是有条件的。
她蹲下身,从床底拖出个纸箱,里面是她的陪嫁清单,某页写着“大众轿车一辆,价值10万“,旁边被人用铅笔标了个问号。衣柜最上层的首饰盒敞着,里面的金镯子不见了——上周她发现张桂兰戴着,对方说“借我戴几天,沾沾喜气“。
窗外的麻雀突然惊飞,撞在玻璃上发出闷响。林薇摸出手机,点开和母亲的聊天记录,最新一条是三天前的:“要是难就回家,妈给你留着房间。“她的指尖悬在屏幕上,终究没打出一个字。
红布包的系带在棉被里硌着腰,像根没拔干净的刺。林薇突然想起王阿姨说过的话:“周磊家条件一般,拿这钱不容易。“当时她只当是客套,现在才明白,这16.8万像笔打了欠条的债,债主是婆婆,债务人却是她。
厨房传来周磊开腌菜瓶的声音,酸气混着油烟机的轰鸣飘进来。林薇把脸埋进棉被,红布包上的“囍“字硌着额头,像个发烫的笑话——原来有些婚事,从一开始就算错了账。
第一次见到林薇,是在她婚后第三个月。她来社区申请生育服务证,填表时笔尖在“配偶母亲职业“那栏顿了很久。“我婆婆总说,“她把表格推给我看,字迹娟秀得像细针,“当初给的16.8万彩礼太高了,让我回娘家问问,能不能'支援'五万块。“
介绍人王阿姨后来跟我讲起他们的相识:“就是在我家吃了顿饭,周磊他妈一眼就看上林薇老实,说'彩礼多点就多点,娶个本分的'。“林薇的娘家在镇上开杂货铺,父母觉得“16.8万图个吉利“,陪嫁了台十万块的车,“当时周磊妈笑得合不拢嘴,说'以后都是一家人'。“
周磊的工资卡藏在衣柜的铁盒里,我去调取流水时,发现婚后第二个月有笔五万块的支出,备注是“还房贷“。“我爸生病时借了亲戚五万,“他挠着后脑勺,工装袖口沾着机油,“我妈说'彩礼钱放着也是放着,先还了债',我没敢跟林薇说。“
婆婆张桂兰第一次暗示要钱,是在林薇回门后。“你妈给的陪嫁被子真厚实,“老太太一边叠被一边说,“就是家里最近紧巴,你看你弟马上要娶媳妇......“林薇当时没接话,晚上跟周磊提了句,被他一句“我妈就随口说说“挡了回去。
在周磊的弟弟订婚宴上,张桂兰当着亲戚的面拉着林薇的手说:“我家磊磊娶媳妇花了十六万八,这在村里可是头一份,就是现在还着债呢。“林薇的脸瞬间涨红,端着酒杯的手抖得厉害。
回家的路上,周磊在电动车后座闷闷地说:“我妈也是实话实说。“林薇猛地刹车,两人差点摔下去:“实话实说就是让我娘家难堪?“她从包里掏出张存折,“这是我妈偷偷塞给我的,说'真有难处就用',我一直没动,你们家倒惦记上了!“张桂兰的催要越来越直接。她把周磊小时候的奖状翻出来,在林薇面前摆了一地:“我拉扯大两个儿子不容易,当初为了给磊磊买房,借遍了街坊。“她抹着眼泪,“那五万块对你娘家不算啥,就当帮衬帮衬。“
林薇的衣柜里藏着个布包,里面是她的陪嫁首饰。“我妈说这是给我应急的,“她打开布包时,金镯子在灯光下闪着冷光,“上周我婆婆趁我不在家,翻我的衣柜,把镯子拿出来试戴,说'借我戴几天',到现在还没还。“
周磊夹在中间,活像块被两面烘烤的饼干。他在汽修厂加班到深夜,回家就撞见母亲坐在沙发上抹眼泪,说林薇“心里没这个家“;转身进卧室,林薇又把离婚协议书拍在他面前,说“这日子过得像讨账“。“我妈不容易,“他在调解室里反复说,指节敲着桌面,“我爸走得早,她打零工供我们兄弟俩上学。“他手机里存着张老照片,张桂兰背着麻袋,周磊和弟弟跟在后面,“她总说'等你们成家就好了',我......我不能让她失望。“
林薇的父亲来过一次,提着两箱牛奶,坐在周家的沙发上,手指在膝盖上搓了又搓:“彩礼是我们商量好的,哪有婚后再往回要的道理?“张桂兰从厨房端出水果,往他面前一放:“亲家,我也不是要,就是借,以后肯定还。“那天的谈话不欢而散。林薇父亲走时,把她拉到楼道:“不行就回来,爸养得起你。“林薇的眼泪掉在父亲的手背上,烫得他猛地握紧:“咱不受这委屈。“
调解进行到第三次,张桂兰突然摔了杯子。“我就知道她不想好好过日子!“她的声音尖利得像指甲划过玻璃,“16.8万娶个媳妇,连五万块都不肯帮衬,这不是骗婚吗?“
我把打印好的法条推到她面前,“婚后要求女方向娘家索要财物,既不合理也不合法。“周磊突然站起来,椅子腿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响:“陈律师,别说了!“他通红着眼睛看向林薇,“你就当可怜我,跟你妈借五万,我写欠条,行吗?“林薇的眼泪突然止住了,她看着周磊,眼神像结了冰的湖面:“周磊,你到现在还不明白?这不是钱的事。“她站起身,把红本本放在桌上——结婚证的边角已经磨卷,“刚领证那天,你说'以后咱们好好过',现在看来,你说的'咱们',不包括我。“
冷静期的最后一天,周磊在民政局门口站了半小时。风卷着玉兰花瓣落在他的工装裤上,像谁撒了把碎雪。林薇来的时候,手里拎着个纸袋,里面是他落在她娘家的几件旧T恤,叠得方方正正。“都想好了?“他的声音比风还轻,指尖在口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欠条,是他昨晚写给林薇的,上面写着“欠尊重一份,此生难还“。林薇把纸袋递给他,没接欠条:“嗯。“她抬头时,阳光正好落在她的红大衣上,晃得人眼睛发酸——这件大衣是订婚时买的,周磊当时说“衬得你像朵红牡丹“。
张桂兰没来。周磊早上把她锁在了家里,临走时听见她在屋里哭,说“是我毁了磊磊的家“。他没回头,楼道里的声控灯跟着他的脚步亮了又灭,像串没说出口的对不起。签字时,周磊的笔在“周磊“两个字上悬了很久。墨迹在纸上洇出个小圈,像他这些日子反复的犹豫。林薇签得很快,笔尖划过“林薇“时,尾钩扬得有点高,像终于松了口气。走出民政局,风把离婚证吹得哗啦响。周磊突然说:“那16.8万,我会还你家。“
林薇笑了笑,眼角有细纹:“不用了。“她指了指远处的菜市场,“我妈说,当初要这彩礼,是想让我嫁得有底气;你妈觉得给了彩礼,就该攥着点什么。其实我们都错了——婚姻不是掂斤两的买卖,是两个人凑在一起给彼此撑底气。“
她转身要走时周磊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,是那个红布包。边角的“囍“字磨得快看不见了,针脚里的金粉早就掉光。“还给你,“他的手在抖,“我妈说这包得还给原主人。“林薇没接,红布包落在地上,像团泄了气的火。“留着吧,“她说,“也算个念想——以后再给儿子说媳妇,记得这包不是装钱的,是装人心的。“
我后来在社区整理调解档案,把他们的卷宗放进“调解失败“的格子里。红布包的照片贴在第一页,旁边是张桂兰第一次来调解时说的话:“16.8万呢,她娘家总该表示表示。“下面是林薇的批注,用铅笔写着“我要的不是表示,是把我当自家人“。
玉兰花开了又谢,花瓣堆在窗台上像层薄雪。我突然想起林薇最后说的那句话——彩礼从来不是数字的较量,是两个家庭对“家“的理解在碰撞。张桂兰觉得“我出了钱,就该有话语权“,林薇的父母觉得“你尊重我女儿,这钱才花得值“,而周磊夹在中间,既没读懂母亲话里的不安,也没接住妻子眼里的期待,让那16.8万真成了笔冷冰冰的账。
社区公告栏的《普法小贴士》换了新的,第三条还在,只是下面多了行手写的字,是社区网格员添的:“婚姻里最贵重的彩礼,是'你的边界我不越,你的难处我共担'。“那天下午,我看见周磊在公告栏前站了很久。他手里的红布包被风掀起个角,露出里面的欠条,墨迹被雨水泡得发蓝。风过时,玉兰花瓣又落了一地,像谁在轻轻说:有些账,用钱算不清;有些家,靠钱垒不起来。真正的日子,得用尊重当水泥,用体谅当砖瓦,才能挡住岁月的风雨。